图为门头沟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展厅。 本报记者 王海欣摄
从“乌金遍地下”到“智韵满山川”,门头沟区从千年煤城华丽转身,变身算力“黑土地”。当下,在门头沟京西智谷人工智能计算中心,服务器集群正在发挥强大“脑力”,以每秒4万万亿次的计算速度(400P算力)运转。这大约相当于4万台高性能电脑的算力集合。
这种强大的普惠算力,滋养着数十个人工智能大模型茁壮成长,最终将惠及大众。“视语坤川”通用视觉大模型就是其中之一。在它的加持下,无人驾驶路面病害检测车只需在路上跑一趟,就能精准锁定路面开裂、沉降等病害。这项技术计划在109国道投入使用。
这里的算力价格便宜量又足
本市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产业高地,大模型创新团队数量居全国首位。而称得上大模型的产品,参数量通常在70亿以上。“面对海量的数据处理需求,强大的算力保障是一切的前提。”羽人科技落户在门头沟区,作为首席执行官的丁力直言,最看重的就是智算中心提供的算力。
羽人科技要给不同行业开发垂直细分领域的大模型产品,不同的行业需要量身定制。“每个产品都必须围绕行业特点重新训练。对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而言,没算力,几乎开展不了业务。”丁力说,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芯片有限。标准化云平台单张芯片每小时价格几十元,从零训练大模型的成本动辄超过100万元;价格较低的芯片,算力又不能保证持续供给。若要自建算力平台,所需投资达上亿元,对初创企业而言几乎算得上天价。
在智算中心,“价格便宜量又足”的算力找到了。“这里的算力成本只有市场价格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。”丁力说,在这里发展,不仅节约成本,还能促进大模型数据质量提升。“产品的迭代周期加快了,可以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。”
一个良性且“划算”的生态环境正在智算中心完善:越建越大的普惠算力平台,就像一片肥沃的“黑土地”,能吸引并孕育出更多性能优良的大模型产品。
“算”出1000项规模化应用
看不到的算力,潜移默化地便利着我们的生活。
基于智算中心产出的行业专属大模型应用到补充医疗保险报销后,拿着厚厚一摞票据找经纪人核对报销款项的流程,被简化为拍照上传系统就能完成理赔。江泰保险信息与电子商务技术部总经理张小剑介绍,新系统上线仅半年,处理了8.4万张单证,录入效率提升70%。保险案件理赔也接入了语言大模型,上线1个多月来,相关信息的统计准确率达90%,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。
在智算中心的算力支持下,智谱大模型愈发“聪明”,在文旅、工业制造、人力资源等领域实现了超过1000项规模化应用。可以预见的是,“人工智能+”将为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带来新产业、新模式、新动能,发挥出乘数效应。
为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,门头沟区开放了政务服务、应急指挥、智慧文旅、智慧交通等7个人工智能应用场景,让大模型从云端走进现实,推动城市治理的转型升级。
算力“黑土地”今年升级
在智算中心,处处都透着精打细算。凭借机柜设计的高度集成,作为全国最大的面向企业提供普惠算力的平台,该中心占地面积仅50平方米,相当于传统互联网数据中心的百分之一。
小体量,拥有大实力——智算中心已支撑70余家企业孵化基础大模型、行业大模型和应用模型。算力“黑土地”还将继续升级,预计5000P算力将在今年年底落地。算力集群的规模效应,势必推动大模型产品能力的指数级跃升。
“人工智能是‘领头雁’型的技术,它能带来生产力的根本性变革,与各行业产生深刻的化学反应,加速数字化、智能化转型,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。”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研究院研究员余颖丰说,就像工业时代需要电力的支撑,人工智能时代,算力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。算力平台将帮助开发者更便捷地将各类开源人工智能平台,部署到行业实践中去。广袤的应用场景还将推动国产算力形成生态闭环,赋能千行百业。
来源:北京日报 记者:刘苏雅 流程编辑:u060
2024年4月3日
分享到: